在GC混这么久一直在学习别人的文章 受益良多
今天心血来潮写一点小东西 也算是抛砖引玉 假如我所探讨的问题能引来更多的质量贴 那么我将从这个帖子里收获更多喜悦
首先,关于题目中的音头
范畴是“用拨片来演奏加载了失真效果器的电吉他”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演奏出的声音非常脏,这种感觉并非来自音色,而是音头。
尤其是拨片接触琴弦的那个点上充满了剧烈的高频摩擦声。这种声音和MESA那种略带毛刺和纹理的声音不同,是真正令人抓狂和头大的声音,尤其是在1弦高把位快速轮拨的时候,这样的噪声往往会毁掉你精心雕琢的颗粒感和清晰度!而在长线条乐句中,音头初一个毛躁的瑕疵会严重破坏我们所期望的吟唱般的感觉。
这段时间再练习JP的名曲《Damage Control》 作品的技术核心之一就是其中暴风骤雨般的6连音,我一直努力的试图寻找JP的感觉,但是总不如愿,除了手指上的功夫不足之外,我总结了一下影响最终音质,或者说造成音头瑕疵的几个经常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 (PS:像效果器设置不当 音箱选择不当 琴体本身的质量问题这些最基本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1、临场度(PRESENCE) 别名是灵敏度等 这个参数一般出现在箱头上,属于一个EQ,但有别于通常的三段均衡,它主要用于调整极高频区域,充分提升会使听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是碰巧,很多拨片与琴弦的摩擦声也主要属于这个区域,提升过多会使音头毛刺明显加重。
2、拨片。材质的强度和韧性等重要参数会直接影响到音头的音质。 我之前一直在用一种仿造的IBZ PG速弹拨片,今天终于狠下心换成邓禄普Jazz III 实践发现对音质的提升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那么说到拨片,想必琴弦也是很关键的环节!
3、拾音器与琴弦的距离,我们都知道调高拾音器会增大输出功率,但是实践发现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使高频灵敏度提升,从而也就增加了音头的毛糙程度。我回忆起我的老师给我们讲的话筒使用小细节,嘴巴离话筒近高频会相对好,反之低频会更加突出。 那么同样道理,请检查一下我们的拾音器,是否已经被调解在不太合理的高度上?
先说这么多 想到什么了再补充
当然上述内容只是本人的研究,有异议的可以补充,欢迎批评指导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