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首届长江迷笛音乐节(第12届迷笛音乐节)在镇江世业洲盛大开幕。这座长江第四大岛首次展开巨大的胳膊,拥抱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多名乐迷,在此欢度盛名的音乐节和国庆佳节。
中午起,数千乐迷开始排起购票长龙等待进入长江迷笛音乐节现场,有的忙着在迷笛营支帐篷安营扎寨;有的抢占舞台前的有利地形,铺下垫子躺在草地上;还有的摆开地摊秀出“笛迷”喜爱的各式个性饰品,准备开售……24万平方米的场地上,大家各自忙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安保、消防、餐饮、环境卫生、流动厕所、医疗救护等措施全部准备到位,停车场上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越停越多。
14:30,PTS乐队演出开始,笛迷们聚到了“宋舞台”前,随着乐曲的节奏欢呼雀跃。15:00,丝绒公路乐队闪亮登场,观众潮随之被吸引到与“宋舞台”相隔数百米的“唐舞台”。近10个小时中,先后16支国内外乐队在两个舞台轮番上阵,调动了笛迷们高涨的情绪。随着夜幕的降临,音乐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记者发现观众小到六七岁的孩子,大到六七旬老人,都跟着音乐跃动着、欢乐着。昨晚从北京赶到镇江的“迷笛铁托”老伍和他的哥们说,迷笛音乐节一以贯之的“音乐、草地、啤酒”给所有观众创造出各种或休闲或狂欢的释放心情方式,所以11年来,“迷笛”主场在哪,他们就跟到哪。
20:30在唐舞台登台的AK47乐队则提前带来了压轴大牌的壮阔和震撼,这支久经历练的乐队现场无疑是1号当天最大的惊艳!全场乐迷跟着AK47振臂高歌,把全场气氛推上了高潮。就连迷笛学校的张帆校长都不禁感叹:AK47的场面太震撼了,看一下你会自豪!
22:30,“唐舞台”上“扭曲的机器”、“宋舞台”上Kyte(英国)乐队的压轴演出将“迷笛”开幕日的气氛推向顶峰。
“扭曲的机器”的追随者告诉笔者,“扭机”是国内以Rap Metal风格见长的一支年轻乐队,他们的音乐诉说成长的烦恼和生活的琐事,追求的是节奏的刺激和嬉戏的满足,纯正的说唱,纯正的金属,略显粗俗的表达方式,秉承了美式说唱金属的精髓,是当代青年的新宠。
听到来自英国的Kyte乐队的乐曲,使人想到的是那种音乐里流露出来平静和乐观,从容摇动的声音和孤独的吉它声,以重复不断的和弦,低调的音乐手法,像老照片一样,一幅幅地呈现着音乐的画面。Kyte乐队主唱Nick Moon告诉记者,他们乐队的成员是第一次到中国,是“迷笛”把他们和中国、和镇江联系在一起。
长江迷笛音乐节共设有三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舞台:唐舞台、宋舞台和元舞台,元舞台则是由著名的冰激凌卡车制作的电子舞曲舞台,昨天一直演出到深夜24:00。“多舞台、多曲风以及齐全的设施、自由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一位中年乐迷表示,如此度过国庆节还是头一回,今天他将继续带着家人来“迷笛”享受快乐。主办方昨天20:00的统计数据显示,迷笛首日入场人次已过2万。(文/童本宽、Maggie)
摄影:李乐为
(武宜&本宽“迷笛”笔记专栏)
开栏语:张武宜,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武宜,致力于研究“迷笛音乐节”已3年,著有《你们是最牛的人——迷笛音乐节田野笔记》一书。长江迷笛音乐节期间,张武宜先生与“长江迷笛音乐节”举办地镇江本地媒体《京江晚报》记者童本宽合作,以第一人称,亲身感受,向读者展示一个质朴的“迷笛”和“笛迷”。
9月30日:“迷笛”的天气
户外音乐节,天气是一个揪心的问题。
去年镇江迷笛开幕前几天,天气一直不太好,天气预报音乐节期间有雨。5月1日清晨,我被闹钟叫醒,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窗帘,窗外是一片阳光灿烂,心情也顿时晴朗起来。我听到隔壁有小孩奶声奶气地说着:妈妈,出来放风筝啦!
“笛迷”在网上狂呼:上帝保佑热爱摇滚的人。尽管如此,迷笛创始人张帆却并不认为迷笛这一户外音乐节是靠天吃饭。
天气预报,今年国庆期间有雨,张帆说:在欧洲,音乐节等于下雨!
“欧洲四大音乐节之一的丹麦Roskile音乐节,几乎每一届都有雨。无雨不成节。既然选择走向户外,就要脱掉斯文,尽情撒点野。”张帆品着咖啡对我说。
去年迷笛第二天凌晨3三点下起了大雨,迷笛营一片泥泞,有些帐篷漏水,气温降了许多。早上去营地,令我惊讶的是,至少有一半帐篷没有撤!满是泥泞的迷笛营地,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读书,“我们就是来玩泥巴的。”。迷笛11年,已经培养了一批会玩的铁托。
今年迷笛转战世业洲岛,20多万平方米的现场,视野阔,空气清新,更为原始。
一个忠实的“笛迷”鲁飞,他和55位网络社群“热血钱塘”的群友,共同租用了一辆大巴,从浙江赶到镇江。他计划住帐篷,“白天我们回市区找浴室,或者去其他队员住的酒店‘蹭澡’。我提醒他如果下雨,可能大家会比较辛苦,鲁飞轻松地说:“没事儿,能够在江南看到‘“迷笛”’这样的摇滚盛会,我已经很满足了,其他都不重要。”(张武宜 童本宽)
10月1日:“迷笛”开幕,起个头、装疯卖傻
今天,“迷笛”开幕,并没有像天气预报那样下雨,天阴着,没有刺眼的阳光,也没有想象中的江风很冷的状况,适宜的气温,柔软的草地,“笛迷”很幸福。
“迷笛”大巴开通,由市区火车站北广场直达世业洲现场。为了避免中午高峰期的拥挤,我们10点即赶到了火车站。“迷笛”大巴顺次排开等候乘客,很顺利上了车。
仅两分钟,即满客开车。车上都是“笛迷”。前排一男子戴了一顶满是贴纸的安全帽,有一张贴纸——“初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很醒目。
我们很快攀谈起来。他说,他是来自山西的矿工,刚坐了13小时火车到镇江。他已参加过好几次“迷笛”了,对于未来的四天他作了充分准备:他会住在迷笛营,除了安营扎寨的全套帐篷设备外,还带了一整箱食品饮料。当然,他这顶“定制”的矿工帽,会在现场吸引不少眼球和镜头。
来到现场,演出尚未开始,人还不太多,大家似乎还很拘谨,零零散散,或席地而坐,或四处走走。我们一人买了一个夸张的头饰。一个长卷假发,金色,一个爆炸式发型的头套,红黄绿白色相间。
两样道具戴在头上,我们两个在“迷笛”现场招摇过市。从唐舞台、跳蚤市场、宋舞台,到“迷笛”营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如此高调的打扮,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或惊讶,或不解,或开心的向我们指指点点。当然,对于熟悉“迷笛”的人来说,对我们的装饰,自是习以为常了。
有我们这两个“活宝”抛砖引玉,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放松。现场随处可见稀奇古怪的迷笛儿,有的在脸上涂上各种图案;有的带着口罩,上面写着:“装模作样”、“怎么好玩怎么来”等各式言语。
我们专门走到入口处,围栏外,许多世业洲居民在向里张望,对我们两个怪物,自是不解。世业洲,这长江上第四大岛,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个秋天,被“迷笛”惊醒。
(张武宜 童本宽)
中午起,数千乐迷开始排起购票长龙等待进入长江迷笛音乐节现场,有的忙着在迷笛营支帐篷安营扎寨;有的抢占舞台前的有利地形,铺下垫子躺在草地上;还有的摆开地摊秀出“笛迷”喜爱的各式个性饰品,准备开售……24万平方米的场地上,大家各自忙着自己喜爱的事情。安保、消防、餐饮、环境卫生、流动厕所、医疗救护等措施全部准备到位,停车场上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越停越多。
14:30,PTS乐队演出开始,笛迷们聚到了“宋舞台”前,随着乐曲的节奏欢呼雀跃。15:00,丝绒公路乐队闪亮登场,观众潮随之被吸引到与“宋舞台”相隔数百米的“唐舞台”。近10个小时中,先后16支国内外乐队在两个舞台轮番上阵,调动了笛迷们高涨的情绪。随着夜幕的降临,音乐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记者发现观众小到六七岁的孩子,大到六七旬老人,都跟着音乐跃动着、欢乐着。昨晚从北京赶到镇江的“迷笛铁托”老伍和他的哥们说,迷笛音乐节一以贯之的“音乐、草地、啤酒”给所有观众创造出各种或休闲或狂欢的释放心情方式,所以11年来,“迷笛”主场在哪,他们就跟到哪。
20:30在唐舞台登台的AK47乐队则提前带来了压轴大牌的壮阔和震撼,这支久经历练的乐队现场无疑是1号当天最大的惊艳!全场乐迷跟着AK47振臂高歌,把全场气氛推上了高潮。就连迷笛学校的张帆校长都不禁感叹:AK47的场面太震撼了,看一下你会自豪!
22:30,“唐舞台”上“扭曲的机器”、“宋舞台”上Kyte(英国)乐队的压轴演出将“迷笛”开幕日的气氛推向顶峰。
“扭曲的机器”的追随者告诉笔者,“扭机”是国内以Rap Metal风格见长的一支年轻乐队,他们的音乐诉说成长的烦恼和生活的琐事,追求的是节奏的刺激和嬉戏的满足,纯正的说唱,纯正的金属,略显粗俗的表达方式,秉承了美式说唱金属的精髓,是当代青年的新宠。
听到来自英国的Kyte乐队的乐曲,使人想到的是那种音乐里流露出来平静和乐观,从容摇动的声音和孤独的吉它声,以重复不断的和弦,低调的音乐手法,像老照片一样,一幅幅地呈现着音乐的画面。Kyte乐队主唱Nick Moon告诉记者,他们乐队的成员是第一次到中国,是“迷笛”把他们和中国、和镇江联系在一起。
长江迷笛音乐节共设有三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舞台:唐舞台、宋舞台和元舞台,元舞台则是由著名的冰激凌卡车制作的电子舞曲舞台,昨天一直演出到深夜24:00。“多舞台、多曲风以及齐全的设施、自由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一位中年乐迷表示,如此度过国庆节还是头一回,今天他将继续带着家人来“迷笛”享受快乐。主办方昨天20:00的统计数据显示,迷笛首日入场人次已过2万。(文/童本宽、Maggie)
摄影:李乐为
(武宜&本宽“迷笛”笔记专栏)
开栏语:张武宜,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候选人张武宜,致力于研究“迷笛音乐节”已3年,著有《你们是最牛的人——迷笛音乐节田野笔记》一书。长江迷笛音乐节期间,张武宜先生与“长江迷笛音乐节”举办地镇江本地媒体《京江晚报》记者童本宽合作,以第一人称,亲身感受,向读者展示一个质朴的“迷笛”和“笛迷”。
9月30日:“迷笛”的天气
户外音乐节,天气是一个揪心的问题。
去年镇江迷笛开幕前几天,天气一直不太好,天气预报音乐节期间有雨。5月1日清晨,我被闹钟叫醒,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窗帘,窗外是一片阳光灿烂,心情也顿时晴朗起来。我听到隔壁有小孩奶声奶气地说着:妈妈,出来放风筝啦!
“笛迷”在网上狂呼:上帝保佑热爱摇滚的人。尽管如此,迷笛创始人张帆却并不认为迷笛这一户外音乐节是靠天吃饭。
天气预报,今年国庆期间有雨,张帆说:在欧洲,音乐节等于下雨!
“欧洲四大音乐节之一的丹麦Roskile音乐节,几乎每一届都有雨。无雨不成节。既然选择走向户外,就要脱掉斯文,尽情撒点野。”张帆品着咖啡对我说。
去年迷笛第二天凌晨3三点下起了大雨,迷笛营一片泥泞,有些帐篷漏水,气温降了许多。早上去营地,令我惊讶的是,至少有一半帐篷没有撤!满是泥泞的迷笛营地,有人在唱歌,有人在读书,“我们就是来玩泥巴的。”。迷笛11年,已经培养了一批会玩的铁托。
今年迷笛转战世业洲岛,20多万平方米的现场,视野阔,空气清新,更为原始。
一个忠实的“笛迷”鲁飞,他和55位网络社群“热血钱塘”的群友,共同租用了一辆大巴,从浙江赶到镇江。他计划住帐篷,“白天我们回市区找浴室,或者去其他队员住的酒店‘蹭澡’。我提醒他如果下雨,可能大家会比较辛苦,鲁飞轻松地说:“没事儿,能够在江南看到‘“迷笛”’这样的摇滚盛会,我已经很满足了,其他都不重要。”(张武宜 童本宽)
10月1日:“迷笛”开幕,起个头、装疯卖傻
今天,“迷笛”开幕,并没有像天气预报那样下雨,天阴着,没有刺眼的阳光,也没有想象中的江风很冷的状况,适宜的气温,柔软的草地,“笛迷”很幸福。
“迷笛”大巴开通,由市区火车站北广场直达世业洲现场。为了避免中午高峰期的拥挤,我们10点即赶到了火车站。“迷笛”大巴顺次排开等候乘客,很顺利上了车。
仅两分钟,即满客开车。车上都是“笛迷”。前排一男子戴了一顶满是贴纸的安全帽,有一张贴纸——“初级中学教科书:思想政治”——很醒目。
我们很快攀谈起来。他说,他是来自山西的矿工,刚坐了13小时火车到镇江。他已参加过好几次“迷笛”了,对于未来的四天他作了充分准备:他会住在迷笛营,除了安营扎寨的全套帐篷设备外,还带了一整箱食品饮料。当然,他这顶“定制”的矿工帽,会在现场吸引不少眼球和镜头。
来到现场,演出尚未开始,人还不太多,大家似乎还很拘谨,零零散散,或席地而坐,或四处走走。我们一人买了一个夸张的头饰。一个长卷假发,金色,一个爆炸式发型的头套,红黄绿白色相间。
两样道具戴在头上,我们两个在“迷笛”现场招摇过市。从唐舞台、跳蚤市场、宋舞台,到“迷笛”营区,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如此高调的打扮,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或惊讶,或不解,或开心的向我们指指点点。当然,对于熟悉“迷笛”的人来说,对我们的装饰,自是习以为常了。
有我们这两个“活宝”抛砖引玉,现场的观众也越来越放松。现场随处可见稀奇古怪的迷笛儿,有的在脸上涂上各种图案;有的带着口罩,上面写着:“装模作样”、“怎么好玩怎么来”等各式言语。
我们专门走到入口处,围栏外,许多世业洲居民在向里张望,对我们两个怪物,自是不解。世业洲,这长江上第四大岛,远离城市的喧嚣,在这个秋天,被“迷笛”惊醒。
(张武宜 童本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