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menco的认识(四)吉卜赛人为什么是经典歌剧的主人公

吉卜赛人为什么是经典歌剧的主人公?

  在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里,在英国作曲家威廉·巴尔夫的歌剧《波希米亚女郎》里,在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莱哈尔的歌剧《吉卜赛人的爱情》里,在意大利作曲家普西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里,我们常常邂逅吉卜赛人。这些伟大的作曲家为什么喜欢用歌剧的形式来表现吉卜赛人呢?

  因为吉卜赛人的历史是用音乐谱写的,音乐和歌声伴随着他们流浪的脚步。奥斯卡影后雪儿在《吉卜赛、流浪汉和小偷》里唱道:“我是在一辆巡回表演的大篷车上出生的,我妈妈为那些投钱的人们跳舞,爸爸则使出浑身解数传一些福音或卖几片膏药……”

  吉卜赛人独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但为音乐家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而且他们本身也是音乐的创造者,为世界音乐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的“恰尔什达”舞曲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源头,他们创造了热情奔放的“弗拉明戈”,他们还把吉他带到了全世界……捷克音乐论家、EBU(欧洲广播联盟)会员Petr Doruzka认为:“对欧洲人来说,吉卜赛音乐充满了浓烈的激情与感动,而那是欧洲人很久以前就失去,却潜藏在生命中念念不忘,并且期望可以借由其他文化找回来的东西。经历千百年的流浪与迁移,吉卜赛人在欧洲许多地区的音乐与文化上标上了明显的印记,从安塔露西亚地区的弗拉明戈、俄罗斯民谣到巴尔干半岛的铜管乐队,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吉卜赛氛围。吉卜赛人天生的流浪血液驱使他们带着音乐的因子四处游走,也让他们在欧洲民谣的版图上标志了耀眼的名字。”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源头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还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没有吉卜赛人的地方就不算一个城镇”。吉卜赛人是一个喜欢流浪的民族,从巴尔干半岛到阿尔卑斯山脉,从地中海沿岸到多瑙河畔,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他们的生活哲学是:“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做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他们的灵魂是用来唱歌的,他们坐着颠簸的大篷车,在一个又一个城镇之间游荡,一把吉他,一管蛇笛,一只用来给人占卜的水晶球,便是他们谋生的工具。他们在闹市的街头弹奏着乐曲,快乐地跳舞、唱歌,也不管路人到底投下几个铜板。大约在19世纪初,流浪于匈牙利的吉卜赛人流行一种叫做“恰尔什达”(Csardas)的民间舞蹈,这种舞曲的艺术魅力曾经感染过李斯特、柏辽兹以及勃拉姆斯等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李斯特在他的孩童时期就深受匈牙利吉卜赛民间舞曲的熏陶,他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就具有鲜明的“恰尔什达”色彩,他告诉人们:“吉卜赛音乐就是匈牙利音乐。”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46年访问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时,曾经根据吉卜赛小提琴家比哈里的《拉科西进行曲》改编了一部管弦乐谱,他在回忆起初次演出他改编的《拉科西进行曲》的情景时说:“全体听众如醉如狂,火热的情绪凝集成一片爆炸声,这使我恐惧得浑身发抖。我感到自己的头发在竖立起来。”

  1853年4月,19岁的勃拉姆斯在一次旅行演出时,对吉卜赛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记录下许多吉卜赛的音乐旋律,特别是一些即兴风格的短曲,创作出了世界音乐宝库里的经典之作——《匈牙利舞曲》。当代吉卜赛小提琴演奏家罗比·拉卡托许骄傲地指出:“那首曲子是勃拉姆斯从比哈里那儿借用的主题,每个吉卜赛人都知道这些主题,也是他们的基本曲目。当我还在学走路时,耳朵早就已经听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