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涵
网名昵称:涵涵的吉他世界
出生日期:2012年4月30日
城市:内蒙古包头市

改编代表作品:
无心快语( Careless whisper )
加州旅馆( Hotel California )
水上烟( Smoke on the water )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
此情永不移(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
狂风暴雨( tempest )
带我去月球( fly me to the moon )
生命之杯( The Cup of Life )
2018年,涵涵开始接触练习吉他,从一开始的指弹吉他, flamenco、到后面的古典,布鲁斯,声乐、流行音乐等。
2020年12月,搜星中国内蒙赛区冠军,唯一推荐参加总决赛的选手。
2022年3月,参加第一届“两江杯”重庆吉他大赛,获得古典吉他公开组全国冠军。
2022年10月,参加第10届吉他中国比赛,获得指弹吉他演奏组全国冠军。
目前成绩:
改编单条视频有超过25万+心情,6w+次分享,2000条+评论,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艺术家都一致给予好评高度赞赏。
采访缘起
相信关注GC的朋友,都注意到2022年第10届吉他中国全国木吉他大赛云上举行,一位当时还只有10岁的指弹吉他小小少年马子涵,在成人组高手云集的指弹吉他比赛中,勇夺演奏组冠军。他的表现得到了广大云观众的点赞也得到了众多评委的高度赞扬和认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涵涵的吉他世界,来共同揭开一个吉他未来的成长!(稍后还会推出视频采访,敬请期待)
吉他中国(以下简称:GC):怎样的契机开始弹吉他?
应该是5岁时候,准确的时间记不清楚了,有时侯经过爸爸的房门,看到他在弹琴,我会停下来看一小会儿就去玩了哈,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几乎就能弹整首了。后来我就主动让爸爸多教一些给我。

GC:在开始学习吉他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不同时期不同感觉吧,刚开始最大的困难可能就是压弦,一些基础的练习手指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很疼,木吉他的琴弦对于当时6岁的我来说压力不小,不过通过练习这些就会好起来。
GC:家人的影响是否占了很大的比重?父母如何引导?
我是一直在家自学的,从启蒙、不同阶段的技术辅导,分析理解曲目,爸爸都在。到后来的改编、原创…爸爸会偶尔参与。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筛选演奏和分析著名音乐家朋友的不同曲目,来充实自己所需要的部分进行探索。整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就是每当发现一个各方面(较之前)有难度挑战的歌曲,或是突然到来的创作灵感时,这是很令人兴奋的,要知道找到一首同时能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歌曲并不容易,找不到就需要一直找。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改编、演奏、录音、发布,几乎每周完成一首,一旦停下来,大概是找不到适合的歌曲,或没有更好的思路,这时就会停下来,不会为了做而做。
GC:日常是否会有固定的练习计划?
现在小学时间也比较紧张,我会在学校完成作业,回家就练琴,尽可能选我喜欢并且技术有挑战的曲目,加强技术同时,又不会枯燥。周末和假期是我最喜欢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固定的练习安排。
GC:在吉他和学业之间是怎样平衡时间以及精力的呢?
其实很简单,一个支持理解我的爸爸妈妈和班主任老师、好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合理的安排分配,就没那么复杂了。
GC:最喜欢的音乐人或乐手是谁?为什么?
我喜欢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paco de lucia、Al di meola、Bach、 Piazola、Paganini、Brouwer、jon gomm、John McLaughlin、Tommy、维达力马库金、Ben woods、don felder、jesse cook、steve vai、Eagel,Queen,Michael jackson、猫王、押尾……很多老牌音乐家大师和乐队,当然也包括时下炙手可热的新派指弹艺术家Misko、Marcin。


就目前而言,如果说哪位艺术家对我的影响更多,我想应该就是Paco de lucia、jon gomm、Jesse cook。喜欢Paco和jesse就是喜欢弗朗明哥的原因了,那种风格的音乐魅力和独有的演奏技巧,每个部分我都喜欢。
GC:我们知道你在网络上发表了很多自己的翻奏视频,并逐渐被广大网友们所认识。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制作这些视频呢?在翻奏的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
最开始就是记录自己成长学习的过程,但是现在我喜欢这么做,它已经是我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最近的一年时间里我都是演奏自己的改编作品。
比如翻奏能看到更多技术、风格、编曲、得到知名艺术家的认可。。。这些都是收获,重点是能学到东西。
2021年,jon gomm在他的原创曲目(passion flower)10周年纪念日的前几天,特别询问能否在纪念日的当天,在facebook发布我的演奏视频,我很意外,也非常荣幸,当天的播放也是再创新高。
熟悉jon的人都知道,演奏技巧出神入化、功底深厚、嗓音独特……以上这些可能是使用最频繁的形容词了,他也是公认的创作型音乐家。
据我所知,同时具备那样才华的人不多,一个人独立完成谱曲、填词、演奏、歌唱。就翻奏技术水平来说,9岁时,我收获了Jon的认可和高度赞赏。
同年,新派佛朗明哥艺术家Jesse cook,也被称作弗朗明哥三剑客,一位了不起的创作型艺术家。他擅长把Lumba、flamenco、拉丁、吉普赛音乐,打击乐……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与众不同的好听…jesse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先后发布我的演奏视频。他是个很热情的朋友,有时我提出问题,jesse也会帮助我解答它们,了解到我的学习情况,Jesse说太神奇了,表示未来有机会一起演奏。
GC:又是如何选择要改编的作品?
当然是首先选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包含音乐性、大量全面的技术,改编的可发挥性,同时具备几点才会选择。
我改编的代表作:无心快语(Careless whisper)在facebook单条视频有超过25万+心情,6w+次分享,2000条+评论没有一条是不好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和艺术家都一致给予好评和高度赞赏。(B站就是不火,哈)
B站单条视频15W+的播放和各种评论。很大程度上,视频的播放,跟流量热度、选曲、编配、技术的难易、喜好方向有密切关系。总之,艺术无国界,无高低,喜欢就好。最终适合自己的,应该就是最好的。
GC:除了翻奏以外,我们了解到你也开始尝试创作和编曲自己的作品。你认为,原创与翻弹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哪一个更重要?
翻奏和原创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演奏自己改编的音乐。如果现在再去翻奏哪一个曲目,一定是有原因才去。所以,我理解的翻奏是过程,不是结果。
之前我弹奏过不少古典曲目,最早的练习曲目是17世纪的作品,从古典主义时期到现在,不同时期的经典曲目,最初都是从无到有的原创,现在很多人都还在演奏。非要说哪个更重要,看个人理解吧。
GC:个人作品目前进展如何?可否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些?
进展不错,完成原创不难,真正好听的原创不容易,反复修改才能接近理想效果,希望早点和大家见面吧。
GC:除了大家熟悉的原声指弹风格以外,在你的个人作品中是否也会听到其他风格?
其实除了指弹吉他,我还会用指弹的方式伴奏唱喜欢的歌曲,流行音乐、弗朗明哥、拉丁、伦巴、布鲁斯、古典这些…这些都很酷! 在我的作品里都能看到。

GC:在创作和编曲时会从什么地方吸取灵感?
有时玩的时候、和家人散步、聊天、听歌、夜里睡觉前……拿着琴随便弹也会有。不是随时有吧,有时也要主动去找才会有。。。在学校的时候,我会把旋律记到自己的小本子里,大概这样。
GC:在你的视频中,大部分都是演奏原声吉他。未来是否会尝试演奏电吉他?
之前尝试过电吉他,Solo是最有意思的部分了,可以弹很久的那种,每句都不一样,Solo也能用到其他乐器,会有很好的表现。练习的话,琴弦相比木琴软很多,压力小,因为弹起来轻松好玩,也适合刚开始学吉他的小伙伴,喜欢才能坚持嘛。建议学电琴的小伙伴,别忘了去弹木琴,也能很好的帮助到你,总之,我喜欢所有符合审美的音乐形式和作品,不管创作者是谁,什么肤色。
GC:创作和录音时对音色以及演奏细节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些方面是否遇到过难题?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我都是在家里演奏录音,录什么就发什么。之前拍过一个大约30分钟左右的演奏视频,在没有后期制作和效果器的情况下,拍摄对技术和整体的要求就很有挑战,因为要一次过,就需要大量的练习。。。所以,只有练习才能真正解决声音问题。未来发行原创歌曲时,会到专业棚里录音。
GC:介绍下你的设备吧~吉他以及效果器,音箱类
最常用的是一支比我年龄都大的Taylor,听爸爸说,它已经15年了,我很喜欢它的声音,麦克风(2支e914、1支MK4)、声卡Rubix 44、美奇调音台、几个CKK单块(前级、混响、合唱、Looper综合)音箱2个,第一代魔三,罗兰EX,在家习惯了不用效果器和音箱,现场还是会用的,这个自己选择,喜欢就用,玩一下也挺好。

GC:我们知道你现在对于演出的经验还比较少,是否曾经憧憬过演出的样子呢?
第一次上台演出感觉会有点小紧张,就像之前的音乐决赛现场,等待上台演出之前,爸爸妈妈问我紧张吗?我说什么都感觉不到,当时对后台的设备调试连接和调音师的对话乐趣,甚至都超过比赛本身了,哈。。。后来想想就是平静,带一点兴奋和激动,其他就没有了。
GC:是否考虑过走职业乐手的道路呢?
会的,虽然短期不能达到,但是全能的音乐人是我的目标。
GC:你认为一名吉他手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技术全面与个性的演奏,哪个更重要?
我觉得好的听力、好的技术和超强的音乐性,熟悉各种音乐风格,和现场即兴能力就是基本素质了,但是要做到这些需要大量的积累,我正在努力…
技术是实现个性演奏的基础,全面的技术和个性的演奏都重要,当然还要有好的作品。
GC:是否上过吉他中国论坛,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我上网时候不会太多,爸爸有时会去论坛看一些琴友分享的内容,然后跟我交流他的想法,实际上对学习相关是有帮助的。
GC:今年有什么计划?
今年主要还是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满意的作品。
最近我在排练地中海阳光之舞(Mediterranean sundance),一首非常有挑战的曲目,我自己同时要完成3个声部。1996年,大师们在帕瓦罗蒂的全明星音乐会现场,演奏了这首曲目,后被称为吉他演奏的终极典范,无敌的演奏技巧,太震撼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去搜索欣赏,选这个曲目,是为了纪念我喜欢的大师Paco,希望能在9周年纪念日前后发布。
今年也可能去参加国外的知名比赛,目前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计划是有的。
说到参加比赛,一次比赛过后,代言签约也随之而来,国内一线品牌,条件不错,没有过多要求。至于为什么没签,原因是爸爸妈妈和我都认为当时最需要的,仍然是专心提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里,我们感谢品牌方的垂青,朋友的欣赏…
比赛是个重要的环节,无论学习什么专业,最终都需要拿来展示,能认识许多相同爱好的小伙伴,听到来自不同人群的声音,专业或非专业的,得到锻炼的同时,能更客观的看待自己。

参加过第十届的吉他中国的比赛以后,结识了姜伟老师,他是吉他中国的创始人,一个和蔼可亲的大朋友。通过交流,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对待事情态度极其认真的人,可能这也是吉他中国成功的原因之一吧。我们在此感谢姜老师和他的团队,为吉他手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和为吉他事业做出的贡献。
尼采说过: “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能放弃100种生活。”透着哲理,感性也理性。我很幸运,希望看到短文的朋友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最后想跟小伙伴们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调整好方向,去就行了……
如果喜欢涵涵的音乐,或者有练琴相关问题,可以在全网搜索:(涵涵的吉他世界)找到我们,希望遇到优秀的你(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