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专访:古典吉他演奏家王震老师做客吉他中国

早在7月15日就和王震老师约访了,但是由于7月26日的天津演奏会和即将举行的梦回西班牙——古典吉他音乐会,所以今天才有幸邀请到王老师做客吉他中国东直门办事处。以下是采访内容:

GC:王老师您好!已经是吉他中国的老朋友了,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近况和计划中的8月在北京的演奏会的情况?
王老师:的确和吉他中国是老朋友了,这么多年来我看到吉他中国在一天天稳步发展,成为广大热爱吉他的朋友们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和互动的良好平台,“我很欣慰”(哈,是郭德刚相声的语言),应该说,我为喜爱吉他的朋友和吉他中国高兴。愿大家都能利用这个平台,得到因吉他这件乐器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所需要的一切相关资料等等。在此,我也利用吉他中国向所有热爱吉他的朋友们问好!向所有关心我和我们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的朋友们问好!并表示由衷地感谢!
        
GC: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赴西班牙深造古典吉他的学者,您能谈一谈国内和国外在古典吉他教学,氛围上有什么不同和差距?
王老师:这个问题以前已经说过很多了,不过还是有很多要说的,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讲,在使用的乐器上国内和国外就有一定的差距,相对于普及型的吉他。市场上廉价的吉他太多了,这样初学者如何在听觉上鉴别真正好的吉他声音概念,造成很大影响。演奏时这把吉他的手感(是否好弹)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是否能坚持学下去。其实近年来我国有很多厂家给国外加工的中档次(在国外属于普及型)吉他,在声音和手感上都还是不错的。况且国外进口吉他也能在国内买到,国内也不乏高级手工制作师。有老师的听听老师建议,没老师的网络上查找,便可以获得很多相关讯息。

吉他真正进入我国时间很短,虽然在这短时间里涌现不少优秀的吉他演奏家,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经常说中国吉他爱好者占了全世界最多的人数,相比之下,优秀的吉他老师也是为数不多的。虽然我国有些音乐学院设立了吉他专业,但和其它乐器相比,无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都处于边缘状态,这样说是比较客观的。这种状况有外在原因,也有我们自身因素。我们可以从每一年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全国各大音乐厅、剧院的演出安排中发现,吉他还远没有进入主流音乐的舞台。要想有一个很好的未来与发展,打好根基,做好基础教学很重要,现在有的老师不是按照教程教学,直接按考级曲目教学生,学一两个月就能考下级来,真是开玩笑。你看哪种乐器这样教学,就像学钢琴的谁没弹过哈农。我觉得无论老师、学生,都要一步步来,拔苗不能助长,学习就是要能耐住寂寞,因为天才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要说氛围也要从几个方面来看,直观上,比如:想学吉他的话,一般比较好的乐器很容易买到,教程、曲谱相关资料齐全,好了,接下来找老师更容易,直接到音乐学院接受初级教育。在欧洲5万人口的小城市,就会有很像样的正规音乐学院,像吉他名师荷塞.托马斯,直到2001年去世前一直生活在西班牙小城阿里坎特,现在活跃在国际一线的吉他演奏家,很多都曾来此拜他为师,如:来过中国的演奏家阿莱克斯.加罗贝、大卫.罗素等。从这些来看,我们的学习吉他氛围与欧洲甚至拉丁美洲没什么可比性。

但是,近几年来和我学习时的八十年代初期来对照,那真是天翻覆地的变化。那时候首先资料没有,乐器不好,老师难找,现在老师学生很平等,学生渴望学到的东西,只要我老师有,会毫不保留的给你,会掰开揉碎给你讲明白。在过去上课时给你好脸就不错了,别提讲明白了,给你演示弹一遍也算很慷慨了,当然不是所有老师都是这样的。有时你学会了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方法,日后还要花更多时间来改正。当然,这些都是时代造成的,我们也不能责怪过去的老师,因为有些东西他当时也未必明白。学琴的路上充满辛酸,我想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们把这些当作是一种经历,也并非是不好的事情,终归我们是热爱吉他的,吉他给我带来无限快乐和荣誉,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现在学习的氛围已经很好了,还是要做到自我完善、美好的前景有些是需要人去创造的,坚持就是胜利,这是硬道理。

GC:同样在国外,您也曾师从何塞·恩里克斯,哈乌麦·托兰特等多位大师,并同罗素等多位大师有过交流。请问各位大师给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王老师:虽然我们听他们几位现场演奏和CD都有各自特点,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却惊人的相像,因为我在练习一首乐曲时,会跟不同的老师上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对古典音乐的理解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理性”,这是他们的共性。他们不要求你以单纯谱面上的强或弱来演奏,要你对音乐是否有整体的把握,所表达的音乐是否从你的内心涌动。但在表现音乐的手段上又有各自独到的方法,跟老师何塞上课你绝对不能漫不经心、随意演奏,他要求除了谱面上标注的自由速度外,要严谨按照规定的准确节奏来弹。但在教我演奏西班牙音乐时,则显现出他浪漫的气质,对于弹性节奏和各种圆滑音的处理,每首都有不同的特别之处。托兰特老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首作品的音乐表现,他都是借鉴其它乐器来给你演示,除了用吉他模仿外,他会用形体和歌唱为你演示,比如:我弹奏巴赫997前奏曲的引子部分,他希望我用吉他表现出大提琴的感觉来,从音乐的幅度到音色上,力求宽厚。大卫.罗素是公认的吉他大师,他的演奏即美妙又巧妙,我自己练习起来觉得很难的曲目,在他的指导下,有些很难的技巧和指法,会轻而易举地化解,,他编排的运指令人称奇,而且丝毫不衰减音乐的表现力。

GC:您在91年就参加了《中国吉他演奏家特辑》的录制,94年就录制了自己的《古典吉他名曲》个人独奏专辑,98年录制《西班牙印象CD》、2001年录制《迷人的格拉那达》、2004年录制《王震古典吉他教程VCD\CD》,听说您最近马上又要出版《吉他与小提琴、长笛二重奏CD》,录音经验可谓十分丰富,请您谈一谈录音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窍门,还有您录音的习惯?
王老师:按理说我早已经克服了音乐会舞台上的紧张感,但在录音棚里头戴耳机,每当录音师数着1、2、3、4开始,我这时候的弹奏绝对不像在家里。说某种程度的紧张不过分,有时也是精神高度集中,比如;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与小提琴家谢楠录制帕格尼尼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时,我的眼睛始终不敢离开乐谱,因为需要一遍通过,首先要做到不出错误。所以,我每次录音时,总是想还是音乐会好,一会儿就演完了。每当音乐会时就想,还是录音好,不行还可以再来一遍,这样说来我的录音经验还差很远。还有每次面对的都是不同的录音棚、不同的录音师,录音时间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比如出版方为节约成本,租棚时间很短,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 现在数字录音的确方便多了,最好先录个小样回家听听,棚里的监听音响跟家里音响有些差别,有时经常会感觉,在棚里录完听着很好呀,怎么回家来听没有想象的好了。再说说我录音的习惯,每次录音时我都希望跟在家里一样的随意,好几次我都是穿着睡衣录的,基本都是光脚在棚里(哈,录像就不能这样了),不合适的衣服或鞋子或许会产生杂音。

GC:近10年来,数字录音技术日益成熟,很多音乐人都喜欢自己在家用电脑完成音乐的录制和后期编辑,请问您对此的看法?
王老师:我觉得非常好,可以很放松的来录制。但我对这些不懂,我也没有。我的录音都是唱片公司和出版社安排的录音棚。我也想有时间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GC:最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您对古典吉他初学者的一些建议,如吉他选购,节拍的掌握,练习的注意事项等?
王老师:好,慢慢来、你做得已经很好了,这就是我要对你(她、他)说的。树立自信心,打算学习它(吉他)就要爱它,它一定会带给你喜悦和快乐。如何选购一把好吉他,我说实话,就看你的运气了,这里因素太多了。不过现在有了网络,资讯就发达多了,不要怕麻烦,多咨询。我觉得还是买口碑好的品牌吉他,不出意外的话,还是能保证其价值。至于什么牌子我不能说出来,那会变成广告了。节拍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国产的节拍、调音一体的随处可见,价格也不贵,质量也不错。有的事情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初学者找个好老师很重要,学习古典吉他切忌不要使用六线谱,老师一节课就能帮你认识五线谱。要使用教程学习,而不是考级大纲。就像我们上学学习,再简单不过了,课本就是教程,考试题是考级大纲,应该如何学习,不说自明了。

GC:还有您8月16日“梦回西班牙”音乐会进展得怎么样了?听说您和您乐团以前在北京音乐厅的音乐会,经常提前一星期票就全部卖光了,曾经多次在开演前加卖过站票,这次票房怎么样?
王老师:非常顺利,因为今年是中国西班牙年,7月份有三场音乐会,其中两场是西班牙年为主题的,安达卢西亚与中国文化互动节、塞万提斯学院庆祝一周年,还有天津大剧院独奏重奏音乐会。8月这场曲目上安排了西班牙作曲家很多作品,如:泰雷加、阿尔贝尼斯、格拉纳多斯、法雅等人作品。到目前为止票房已售出9成,卖出了一千多张票了。音乐堂很大,有一千四百多座位。因为还有几天时间,主办单位预计票房可能会达到百分之百。

最后,受河南开封的琴友张先生请求,王老师再次试弹了早已试过的2只PEREZ 650古典吉他,并且为张先生亲笔签名。感谢王老师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一切顺利!

吉他中國 GUITARCHINA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吉他中國(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