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特别展-马丁吉他发展演变史【原创多图】

五年之后重游纽约城,在大都会博物馆惊奇的发现有马丁吉他历史的特别展出,笔者仔细阅读之余不辞辛劳地拍下了许多照片,本着我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基本原则在此与大家分享交流。
Christian F Martin原本来自德国小镇Markneukirchen,师从于维也纳制琴师Stauffer。欧洲的吉他市场非常传统封闭,年轻的马丁开始商业制琴不久便因为妨碍其它琴厂垄断市场而卷入官司,一怒之下离开了德国移民来到美国,因为那时十九世纪初的美国各种市场正在蓬勃发展环境十分宽松,日后席卷全世界的马丁风潮便是从那时迈出的第一小步。


讲讲现代吉他的前身。马丁刚刚起步时(十八世纪末)的吉他主要分两大类别:维也纳式和西班牙式,两种吉他式样都有鲜明的特点。维也纳式的主要特点是,琴头卷曲,单边旋钮,指板下边呈斜线,琴体弧度较大琴身短小,琴桥成胡须状,见下图。


西班牙式的吉他琴体弧度比较小,看起来身体细长,上下两边相对不均,下边比较大,琴头矩形旋钮分两边,指板矩形,琴桥矩形,总体形状上已经有些接近现代吉他,只不过体型特别小,见下图。



笔者看了展出之后的最大心得就是,马丁作为一个制琴师,强大之处在于,从他出山的那一刻到他去世,一刻都没有停下过创新的脚步。虽然从小受维也纳和西班牙两种传统样式的熏陶,小马丁初出茅庐的第一款琴就不但把两种款式拧把在了一起而且加入了自己独特的bracing设计,他做的琴长成这个样子:维也纳式琴头指板琴桥,加西班牙式的琴体。


维也纳式吉他内部面板bracing 只有一根横木,是这样的。



西班牙式吉他内部面板bracing是三根斜木呈发散状,称做“fan bracing”,是这样的。

而马丁做出的琴bracing是这样的。。。




下面这把琴依旧体现了马丁杂糅的基本精神,维也纳式传统的缺角指板和胡须型琴桥,细长型西班牙式琴体,再融合了来自美国本土的镂空式琴头,内部bracing还是马丁自创的一根斜木。





下面两把都是西班牙式和维也纳式的杂交。第二把的bracing又回到了传统的西班牙三条型.







接下来这把是一件豪华的设备,象牙的指板和琴桥立即亮瞎楼主的狗眼,bracing同样是不对称,但马丁又创造出一种类似于人字形的支撑。




下面的两把琴已经可以看出现在马丁琴头的形状了,明显他是借鉴了西班牙古式对称琴头的样式,这两把琴外观上基本是按照西班牙琴的规格,但是面板内部的bracing年轻的马丁还是做出了改动,原本的三条bracing被他改成了五条,成为了一个更加发散了”fan”型。





下面讲讲马丁著名的X-bracing的产生和由来。

在美国制琴十多年,马丁意识到”fan”型的bracing比较稳固,但是技术上有比较困难的地方,那就是琴桥上的六个洞需要在琴桥固定在面板之后才能开始钻透,而这个时候钻孔很容易碰到下面已经固定好的三根或五根”Fan”型的bracing,于是这个时候四十几岁的马丁开始开动脑筋,最后做成了下面这把吉他,它拥有着最早期雏形的X-Bracing。这把琴的琴头依然是美国本土的镂空式,这个样式在今天还是应用在了很多吉他上,这把吉他无论从外部样式还是内部结构都有些接近今天的马丁吉他了。



下面这把样子更加接近现在的马丁,它的内部结构和上一把基本相同,可是下部又多了一根斜木,右侧旁边也多了一个小支撑。




再下面这把的琴头又回到了古维也纳式的样式,内部bracing和上一把接近可是下部的斜木支撑被去掉了。



这把的琴头是美国式,外观的其它设计和前面的如出一辙,但是面板Bracing结合了前两把的设计,在X-bracing基础上多了下面的一根横木和侧面的小小支撑。马丁的X-Bracing的想法和实践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支撑不但被证明了非常稳固,而且对吉他的音色也有非常大的提升,面板振动更加充分,混响也更加突出。马丁十几年不停的创新实践终于收获了果实。




下面这把特别介绍,照片也放了几张,因为这在当时是一件瑰宝级的极品。它的琴体形状有点诡异,这是文艺复兴式的琴体形状,在琴身琴颈结合处突出一块。它象牙的指板和琴桥再次亮瞎楼主的狗眼,音孔的装饰一共有三圈,第一圈mother-of-pearl,第二圈abalone,第三圈又是mother-of-pearl,琴身的包边是abalone,琴头的装饰是乌木,它的侧板是玫瑰木两拼的,这在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少见的设计,最后它的bracing也是在X-bracing的基础上改进的,两个侧面各多出一根斜木。顺便一提,这次展出中出现的所有吉他的木材都是云杉面板加玫瑰木背侧板,无一例外,可见当时在木材上各个流派各个制琴师还是非常有共识的,p.s.据笔者观察这些玫瑰木都是非常牛逼的。





下面两把把做工和上面类似,只是没有那么华丽,不再赘述。







最后展馆里展出的这把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是我们喜爱的克拉普顿哥哥的签名琴,可是这把在当时还不是他的签名款,它产于1939年,又过了二十几年克拉普顿哥哥才出生。这把二战前的马丁0042已经和现在出产的吉他没有二致,不过木材是顶级的,这把琴在八十年代年被克拉普顿买到,一直伴随他到1998年,曾多次在他九十年代的演唱会上光荣出镜。


这个展出认真看下来时间足足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得到的两个领悟:1.马丁琴果然有非常悠久而光荣的历史,2.克里斯臣.弗莱德力克.马丁是一个用于创新勇于改变的进步人士,他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绝不是偶然,他融合了西班牙和维也纳两个流派风格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更加长足的美国流派。现在的马丁公司仍然是私有,CEO是马丁的第四代孙子,希望他们还能继续前进不断超越自己。

老猫
2014年8月20
于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