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十年回顾:专访艺术总监王震先生

2008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巡演音乐会即将开始,近日经过多次预约,吉他中国(以下简称GC)终于有幸对王震老师(以下简称王)做了一次专访。以下是整理好的专访:

GC:王老师您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今年是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成立十周年,我们亲眼目睹了乐团在这十年来举办了大量的音乐会,从而,开创了古典吉他进入主流音乐会舞台及商业演出之首的地位。我们吉他中国和喜欢乐团及您的乐迷向您和乐团表示祝贺!您是乐团艺术总监,能为我们回顾一下乐团十年来的演出经历吗?

王:在此我代表乐团向关心喜爱我们的朋友、吉他中国网站表示衷心感谢!其实也没太多可回顾的,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一切都顺其自然。


GC:王老师太谦虚了,我们知道您做事从不张扬,用现在的话说比较“低调”吧,像这样长的组合时间、人员的关系,至今还在一线舞台频繁演出,不说以后,至少在您们之前的中国是未曾有过的。

王:因为前辈们没赶上像我们现在的好年代。


GC:在我们眼里您就是前辈,20来年前就听到过您名字。

王:这就说明我老了,哈(笑)……还好,不管是那个行当跟我合作过的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我很值得骄傲。不往远处撤了,就说我们乐团98年成立,隶属北京市文化局,当时最主要成员有三人:郭玉成、李汇哲和我,乐团运作很像公司,我们三人是股东。遇事一起商量解决,十年来从没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合作非常默契,三人的友情如亲兄弟般的。



GC:在您回国之前,我也注意到了吉他演出市场,以北京为例,吉他爱好者想看吉他音乐会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太少了,有时一、两年都不会有一场。

王:的确如此,从88年到98年,十年间有印象的吉他音乐会没几场,在这为数不多的几场里绝大多数是外国演奏家来华的。


GC:那您怎么能在这十年间有如此多的表演机会,带领乐团举办这么多吉他音乐会,有些音乐会还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些我们从电视新闻和平面媒体加上现代网络上获知。

王:应该说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起点,我非常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音乐评论家、音乐会策划曾伟先生,另一位是著名指挥家、音乐节总监余隆先生。他们对国际音乐会演出市场及形式有着广泛地了解,吸收具有市场价值的一切优秀剧种。所以,我们的首场演出就在98年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亮相了,我们乐团当时刚成立还没有整场的重奏曲目,除了二重奏、三重奏外,我们每人还弹上两首独奏曲。幸运的是音乐节安排了两场吉他音乐会,另一场是我和我们的老师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何塞.恩里克斯“阿兰胡埃斯”之夜吉他与交响乐协奏曲专场音乐会,应该说是完整版《阿兰胡埃斯》在中国的首演,当时我弹的是维瓦尔第《D大调吉他协奏曲》。因为有老师出演,音乐会门票都售光了,观众爆满,现场气氛极其热烈。

99年第二届音乐节我们又受到邀请,这次我们想在扩展吉他演奏形式,我一直很喜欢室内乐,我觉得音乐是立体的,吉他重奏或与其它乐器合奏,不同的乐曲会担纲不同的角色,从而,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全方位内涵。这次我邀请了台湾吉他演奏家叶登民先生,又加上小提琴长笛两种乐器与我们合作,效果非常好。在这期间,我们也开始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其他城市的巡演,包括深圳大剧院、昆明会堂、上海音乐厅、成都骄子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石家庄和福州等地。这些都是在当时对外公开售票的商业演出,还有一些荣誉的演出如:不止一次被邀请在西班牙大使官邸、上海总领事馆,墨西哥大使官邸、德国银行揭幕仪式、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招待会等等。

2001年第四届国际音乐节策划组织了“纪念作曲大师罗德利戈100周年诞辰”音乐会,乐团除了自己的音乐会外,还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吉他演奏家来华如:玛格丽塔.艾斯佳帕、何塞.恩里克斯、埃奈斯托.比特迪、塞拉耶特、阿莱克斯.加罗贝等。2003年成功组织策划了吉他大师大卫.罗素的北京音乐会,还有去年的马德里皇家音乐学院教授马努埃尔.德拉帕哥北京音乐会,增进与国际间的交流。


除了重要的音乐节音乐会外,每年要参加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国图音乐厅的诸如:新年音乐会、春节音乐会、五一期间盛事音乐周音乐会、十一假期音乐会,暑期和寒假的打开音乐之门普及音乐会、保利剧院的德国大众汽车音乐基金会开幕式音乐会、西班牙安达鲁西亚文化互动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开台音乐会等,所有的这些音乐会我们都是受邀请的,很多场次演出门票都是提前几天售空的,这一点上我也是很值得欣慰的。在演奏曲目上我们也力求选择音乐性更强一些的作品,希望吸引更广泛的听众,使人们听完音乐会后,深切感受到吉他的确是一件很美的乐器。还有一些收获就是媒体对我们的报道和评价,十年来,有近几十家报纸、杂志、电视、电台采访、报道过我们。99年开始至今我们为世界著名琴弦品牌SAVAREZ萨瓦列斯做形象代言。


GC:我知道古典吉他演奏者,很多人是比较独立的,您为什么喜欢和别的乐器合作?

王:就乐器而言,吉他很优秀,除了音量不足外,其他都很完美。都知道吉他既能演奏旋律又能奏出和声,一个人能完成想要表达的音乐。我喜欢和别的乐器合作,是因为我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接触更广泛的音乐作品。说实话,吉他和其它乐器合作,不是件简单的事,就乐器而言他有其优点和不足,还有长期的独奏,使人演奏的随意性很强,节奏上容易产生 偏颇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克服和完善的。


GC:您具体都和什么乐器合作过?

王:形式不是很多样,没出古典音乐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合作过的有: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二重奏合作过的有:女小提琴演奏家谢楠、小提琴教授童卫东、长笛演奏家韩国良,西班牙钢琴家阿德拉.马丁女士。7月深圳的演出我还邀请了吴子彪先生,这次吴老师演奏曼托林,我们俩合作皮亚佐拉的探戈《咖啡1930》。对于重奏以及室内乐的演奏,我个人认为某种程度要比一个人独奏还要难,也包括我们的吉他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吉他越多重奏起来越困难。说实话,弹独奏曲对我来说没什么负担,很容易把握住乐曲的整体。而重奏就不一样了,不是单纯的演奏旋律或伴奏声部,你要充当不同的角色,这个小节你要弹得如小提琴般的歌唱,下小节再奏出中提琴的复调,接下来再表现出钢琴的和声来。这期间你在音色的变化、力度的使用、节奏的控制都会不同。有时往往几个很简单的弹奏音,要看在哪一个小节、哪一拍进去,难易相差甚远。所以,室内乐的练习很锻炼人,有了这样的基础,当你再演奏一首独奏曲时,你会详细分析出音乐的每个层次、线条,从而很客观表现出音乐的整体内涵 。


GC:在说今年巡演之前,您先介绍一下乐团其他几位演奏家近况好吗?

王:对我们乐团来说,的确有个不好的消息,团长郭玉成的手指前段时间受伤了,现在还在休养阶段,很可惜不能随我们这次巡演了。不过,没有影响他的音乐创作,年底将要出版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吉他曲集,将会选入郭老师两首作品,还有我们团人品、才华俱佳的年轻人赖康康两首作品。赖康康近年来与我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他的音乐与技术都很全面,总是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而李汇哲近年来在歌曲及影视音乐上有很大收获,比如最近刚获得奥组委颁发的奥运征歌优秀作曲奖,很令人欣喜和值得骄傲。


GC:我看到了巡演节目单,对于很多琴友来说,张凯是一个新面孔,请简单介绍一下。

王:张凯在将要上大学之前,开始跟我在国交的培训中心教室学习,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它是北京建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很多成功的音乐家并非音乐学院毕业,比如:大音乐家鲍罗丁是一位化学家,这样的例子很多。张凯是一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但又不乏对音乐和生活有着敏锐地观察力,他现在演奏曲目很广泛,在当时教他时,我从不让他在一首曲子上绕来绕去,让他在演奏技术和方法以及音乐层面的理解上下功夫,不要机械的手指运动,用头脑弹琴。多听除了吉他以外的古典音乐,每次来上课他都能跟我交流各类乐器演奏家、古典作曲家作品和趣事。鼓励他参加学校的室内乐团锻炼,所以在重奏上他能很快适应我们。


GC:这次将在几个城市巡演?看到演出都在大场地,您是怎么运作这些大型吉他音乐会的?

王:2008年7月18在东莞玉兰大剧院、7月19深圳保利剧院、7月20武汉琴台大剧院、7月30天津大剧院,8月16北京中山音乐堂,这些地方都是在晚上7点半开演,长度有两小时。其实也没什么运作,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里包括很多,如:音乐会曲目安排、曲目更新、组织排练等,工作还是挺多的。现在网上虽然免费曲子很多,但真正想弹的又找不到。那就只好除了自己改编,就是到国外去买。哈,乐谱还是很贵的,我们弹的一首曲子,有的需要花20多欧元才能买到。有的事情光靠运作是没用的,首先你要有价值,才能签到演出合同。如果每次做我们的演出都赔钱,你想想演出公司还会再邀请我们吗?我们不仅在北京的音乐会票房好,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好的业绩,比如前年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开台音乐会,在我们到达上海之前,门票已经卖光了,我没票可送朋友,我在上海又有不少很好的朋友,令我感动的是,这些朋友都早已买好了票来给我们捧场。我们每次的演出赠票不超过十张,经济公司的、媒体记者分一下就没了,有时我们家属都没有。这也是我一般都没有送票给朋友的原因,还请朋友们谅解。



GC:有哪些新曲目?对这些曲目的编排进行简单的讲解。

王:这次的确有一些新的曲目,如:皮亚佐拉的《咖啡1930》、《自由探戈》,有着探戈之父美誉的皮亚佐拉,近年来,一直是国际音乐会舞台的宠儿,他的音乐有着异乎寻常的冲击力,你稍不留神就会被“击中”。还有同样是阿根廷人的现代吉他作曲家、演奏家普霍尔,专为阿根廷马丁内斯.萨拉特吉他四重奏而写的《灰暗与光明》,这首曲子发挥了吉他表现力的极致与声响,慢板的阴柔与快版的阳刚形成强烈的反差,很多特殊的奏法(鼓声、敲板、击弦)也贯穿全曲,总之,既有很强的音乐性,又非常有趣的作品,单乐章时长近8分钟,算比较大的吉他作品了。还有巴洛克作曲家泰莱曼的《音乐会四重奏》,也是第一次三个乐章一起演。深受人们喜爱的意大利作曲家鲍切里尼的《序奏与方当戈》,这是一首有着斗牛士绚烂舞步的华美乐章,虽然鲍切里你是意大利人,但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西班牙渡过的,可以说这是首最具特色的西班牙舞曲。整场的曲目安排是欧洲的典雅与拉丁的豪放各占一半。


GC:说说您近来的一些动向和工作计划。

王:我一向是没什么大计划的人,也不是很努力的人,做事凭兴趣和爱好,随意性很强,但我的耐力很好,想做的事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是一个能耐住寂寞的人。除了练琴演出外,还有教学生,今年还计划出《古典吉他曲集2》,《吉他与小提琴、长笛二重奏2》,最近还在写国外唱片公司新出版的吉他CD介绍,有 EMI小天使公司怕肯宁吉他和人声的CD、DECCA公司的村治佳之第二张《生命!罗德里格》CD,已经在《高保真》杂志发表了,还有即将要写得RCA公司早期布利姆和威廉斯的CD介绍。在家时会接送孩子上学、同样会到市场买菜做饭,我觉得生活和工作不矛盾,我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生活能够给我带来灵感。不仅仅是音乐,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


GC:能介绍一下这次巡演的用琴么?

王:我对琴的品牌没有特别的迷恋和发烧,当然好的吉他谁都喜爱,但要看适不适合你。我说的适合有多个因素,如:尺寸的不同(有的品格微妙宽窄,左手就会感觉不同)、弦的张力硬度,音色的特点、琴的重量,也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价格问题,根据自己条件选琴为好。说的朴素一点,大卫.罗素、佩佩.罗梅罗弹什么琴都好听。我们巡演用琴有四个品牌:吉姆.瑞的盖特、胡安.洛佩斯、佩雷斯、阿曼萨。


GC:您除了弹琴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爱好?比如您弹木吉他或者电吉他吗?

王:除了弹琴之外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吃,我喜欢品尝美食,会上网查、听朋友介绍推荐,不怕远近、排队等候,都要去尝尝,我觉得这是乐趣。木吉他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和电吉他的区别,也就是木质的箱琴,可古典吉他也是木质的箱琴呀。我个人觉得还是民谣更贴切一点,我很喜欢民谣吉他和电吉他,可我不会呀,哈。以前都弹过,后来想通了,人的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已然就不容易了,别对自己太苛刻了。我也见过有人给我的名片,着实吓了我一跳,人才呀,你听听一个人都能教什么,教授:古典、民谣、佛拉门戈、电吉他、口琴、手风琴、电子琴、提琴、游泳。我说你就差美术了。虽然都说艺术是相通的,我觉得指的是神韵相通。隔行如隔山,还是有其道理的。


GC:能介绍一下您回国后所出版发行的有关吉他产品吗?这次音乐会期间会安排签售活动吗?

王:普罗艺术出版发行的《迷人的格拉纳达CD》、《西班牙印象CD》。
       中央音乐学院天天艺术发行《经典吉他教程VCD\CD》
       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的《古典吉他教程—初级篇》、《古典吉他教程—中级篇》、《古典吉他曲集1》、《吉他与小提琴、长笛二重奏曲集CD1》。是否签售还没想好,以往是有签售的,因为这次连续到的地方多,携带会有点问题,争取吧。

最后我们要求拍些照片,结果王老师有急事得走了。只好网上找了些他以前留学西班牙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