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古典吉他从我做起系列报道之一:自我介绍篇

编者前言:推广吉他从我做起系列报道是由吉他中国论坛琴友“志成吉他”连载于吉他中国论坛,文章质朴,却为大家道来了一个普通城市的古典吉他推广者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与思考的经验,毕竟,在中国,在很多地方,还有很多默默耕耘的吉他推广者,向他们致敬,并一起为古典吉他的推广而努力。——GC


正文:


   我是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一名吉他推广者,叫王成斌。经常上网的朋友也许认识我,因为05年七月我在六安市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动作,就是举办了一场我个人的吉他演奏会。无论从剧场的选择、知名主持人的邀请和强大的广告宣传,都胜过六安市之前所有本地及外来著名小提琴、二胡大家的演奏会阵容。当然,我承认,我是中国举办个人演奏会最差的一名吉他演奏者。但我很自信的说,那的确是一场很成功的演奏会,虽然演奏会现场很嘈杂,但一千多人的剧场,直至最后一个音符结束,上座率仍在80%以上。要知道,盛中国和闵慧芬在本市开演奏会,据说到最后上座率只有50%,这两次本人因有事,都未能前往聆听,十分遗憾。观众的层次,虽然没有吉他爱好者,但我邀请了六安市80%的音乐教师。从现今九月以来,他们把自己的高考音乐学生介绍跟我学习古典吉他已达40多人来看,说明音乐老师也开始慢慢的了解并认可了古典吉他的艺术价值。关于音乐高考,我将在以后的系列报告中再作介绍,希望我的系列报告能给广大的吉他推广者一些启迪。

    记得我第一次拥有吉他是85年的暑期8月的一个晚上,我坐在家门前乘凉,吹着口琴,邻居家一个大哥哥说,你不如买把吉他玩玩,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和父亲就去县城的商场购买了一把39元的天使吉他。当时我对吉他一无所知,后来听说一个同学有一本吉他书,我就跑到他那儿去,现在想来,那是一本很老的弹唱书。我就向他借,他说你看不懂,但我坚持要拿回去看看并且保证很快还给他,他才借给我。要知道,那个时候要想找到些吉他方面的资料是何等的困难。拿到书回家后,我如获至宝,忘记了夏天的酷热(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电风扇都属于高档消费),夜以继日的把那本书抄完了。后来的十几天,我就在家自己摸索。开学了,我去了学校(由于高考失误,只考了个中专学校,还是农业专业,以前的芜湖农校,我学蔬菜专业)。

    到了学校后,班里的一个同学也从家里带来了一把吉他,还有一本书籍,于是我和他从此不在学习蔬菜专业,上课时就看音乐书籍或打盹,放学就弹琴。说实在的,我那时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弹吉他,看到那些和弦图,按都按不过来,一看书,才知道还要不停的换,我当时想这是不可能的,但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和弦就能完全熟练的转换了(多少年来,我通过弹吉他认识了一个道理:世上就没有克服不掉的困难,吉他的一些指法,开始你会觉得是不可能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没有达不到目标的)。于是我和我的那位同学便成了学校的公害,班主任找我们谈话,说学校师生反映,我们班有两个弹棉花的每晚都要弹到12点多,班主任是个女教师,她很幽默的说:“听他们反映后,我也注意了两晚上,听到那上面有音符,那不是弹棉花的声音,是弹吉他。”她让我们以后12点之后不要在宿舍集中的地方弹。

    时间在流逝,我积累起来的对吉他的认识和我积累的那些书籍一样,都在慢慢的增长、增厚。一天,我试着读出书中的六线谱,开始试探《爱的罗曼斯》,被那与弹唱完全不一样的旋律深深的打动了,我欣喜:吉他还能这样弹!于是开始攻这首曲子,发现很难,但我心里暗暗自喜,有难度才有价值,都那么简单,玩也没意思。我坚信:我难别人也难,就看谁努力了。冥冥之中,好像就确立了我以后的目标。于是我完全放弃了我专业的学习,开始如饥似渴的购买各类音乐书籍,还买了个收音机,听各类音乐。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到了毕业分配的时候,由于在学校两年的最后一年只弹吉他(那时我们的中专是两年制),在学校里印象不好,被充军分配到革命老区大别山圣地的六安市工作。从事蔬菜推广工作,也不太忙,于是弹琴的时间很多。一边工作一边弹琴,又一个两年过去了,我认识了六安市几个弹吉他的朋友。那时的六安市也有几个人在办吉他培训班,88年的夏天,我们到了两个培训班看了一下,发现他们的水平差的跟我们无法相比,于是我和朋友们就商定开办吉他培训班的事。我想开始需要借助文化部门的力量。于是89年5月我来到六安市文化馆,找到了馆长,把我的想法和她一说,她很感兴趣,因为她的老公也偶尔弹弹吉他,顺便说一下,她老公是我们市文艺界很红的人,即《月亮走,我也走》的曲作者,胡积英先生。我后来和胡老师谈了许多想法,说到我为自己的培训班取名为“志成吉他”时,他说:“北京有诚志古典吉他学校,你可不能盗用他的名气啊。”我跟他解释说一是我尊仰陈志老师,所以把他学校的名字反过来用;二是多年来我弹吉他悟出个道理,叫做有志者事竟成。这就是我“志成吉他”的含义。如今的志成,又多了两层意义:众志成城;志在掌握,成就未来。就着样,志成吉他从89年在六安市正式开始了吉他培训推广工作。那时只是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只在暑期举办一、二次培训班。

    岁月荏苒,时光飞逝。就这样一面工作,一面从事着业余的吉他培训,94年元月我成了家,那年的12月份我的儿子出世了。那是个冬天,天气很潮湿,又因为我很欣赏周润发,所以用了他的那个“润”字,我和夫人说,孩子以后如果从事艺术,就叫他“王润冬”,如果从政就给他改名为“王润东”。因为有了孩子,再加上单位的工作我一步步的也到了挑大梁的时候,超负荷的工作和生活把我的身体给压垮了。本来想在吉他推广上大做文章,自己却躺进了医院,好在我的夫人是一名护士,住在她的科室,我有个特权,就是一个人一间病房。4、5个月里,我把吉他带在身边,每天在病房里弹琴。96年10月,自己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但我很想出去学习一下,于是我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二界华东六省一市的吉他比赛。那时候的身体状况和思想负担都很重,所以弹的不太好,也没有心情去听课和互相交流,除了比赛到现场,几乎都躺在宾馆里。当时苏萌才9岁,和我住在隔壁,从她当时那小小的眼神中,都能看出对吉他的喜爱。说实在的,我在我自己儿子的眼里,就从来没有看到过当时苏萌看我们弹琴时的那种眼神。

    97年,随着体质的好转,我和单位交涉,要了一间门面,开办了志成琴行,从事吉他专营和培训。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在不断的提高,那间小门面已不再适合当时的要求;单位的变动、领导的替换和工作都有了很多变迁。03年,我又找单位重新换了两房门面和几间教室,开始了综合性的志成琴行的运作。然而随着信誉度和知名度的提高,目前琴行的环境、场地的大小已有碍琴行深层次的发展。眼下,我正筹划着琴行场地的迁移,为适应市场的竞争,为提高吉他地位的发展都将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请看系列报道之二:开展适合当地特色的吉他推广培训工作。(待续)